近几年,随着国内彩电市场的消费升级,大屏观影的需求增长旺盛,同时大屏电视的市场规模扩大也衍生出了另一类替代品——激光电视。激光电视凭借在80-100英寸这个尺寸区间的强价格优势,异军突起。
在此之前,虽然50英寸的知名品牌电视市场价格可以下探到3000元以下,但一旦尺寸上升至80寸以上,价格也会成倍增加,达到几万元。激光电视的面市,无异于给用户在大尺寸电视的选择上多了一个“价低”的选择。短期来看,激光电视也确实收获颇丰。根据奥维云网《2017年三季度中国彩电市场总结报告》显示,2017年的激光电视市场得到快速的增长,2017年国内激光电视市场规模销量6.7万台,销售额20.8亿元,增长率分别达116%、109%。
但是严格来说,激光电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其采用的是反射式超短焦投影原理,更趋近于是投影仪的一种。在短期“红利”过后,激光电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阻碍其成为电视市场的主流产品。
首先,激光电视只是相对价格低,但绝对价格依然很高
激光电视是作为大屏电视的低价选择横空出世的,但这个价格优势也仅仅是针对与其产品定位相匹配的巨屏电视而言,若是单从绝对价格方面来看,激光电视的价格少则万元出头,多则3~5万元。若搭配好一点的幕布,则又是几千元的开销。另一方面,随着各大厂商新厂的不断投产,大尺寸液晶面板的价格有了很大的下降空间,这就导致液晶电视的价格一路下探,同等尺寸规模的液晶电视和激光电视在价格上将会很快迎来交汇点。激光电视可是说是液晶电视在技术产能升级过程中的“过渡品”,很难实现真正的取代,或影响主流市场。
其次,激光电视在画质表现上差强人意。
由于激光电视采用的是蓝色激光半导体配合荧光轮的方式来实现RGB三原色的投射,这种"简化的RGB方案”会导致画面中的红色、蓝色都显示不准,也就是色准低。即便激光电视的分辨率可以达到4K,但价格也会随之翻番,很多用户难以承受。
第三,在使用过程中,激光电视也有诸多不便。
虽然激光电视的尺寸确实比同级其他电视要小不少,但是激光电视的重量并不轻。某品牌万元级别的激光电视重量高达14kg。往往激光电视还会搭配幕布/抗光屏,因此搬动激光电视也是一个浩大工程。而移动后的再次安装使用都必须进行焦距校准、边框校准,过程繁琐。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激光电视也不能触碰,否则画面感会消失,又要进行重新调控恢复。
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光电视对人眼的伤害和安全问题。
从电视走入“寻常百姓家”开始,电视对于视力的损伤就是用户尤为关心的问题。虽然激动电视本身是做了安全措施,但如果家里的小朋友因为好奇心把眼睛对准激光电视的镜头,那电视本身的安全措施也无济于事了,会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因此,激光电视对有小朋友的家庭来说也是一个潜在的危险。
此时再回看激光电视的销售数据,虽然销量增速快,但市场规模技术小,对比年销量4~5千万台的国内液晶彩电市场来说,这点份额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恐怕日后也只能成为电视市场中的“小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