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神,其中有一种文化,叫做谶纬文化。它有点类似于西方的神秘文化,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是神秘、晦涩的,也是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
“今年祖龙死”
公元前210年,十月。旌旗蔽日,车马辚辚,秦始皇率领着他庞大的文武百官和侍从队伍离开咸阳,踏上了第五次巡行天下的征途。当秦始皇最后回望咸阳城那巍巍宫殿的时候,他不会想到:这一去,他就再也回不来了。
一年前秋天的夜晚,秦始皇的一位使者经过华阴平舒道,一个人手持玉璧拦住他的去路说,“请替我把这块玉璧交给始皇。”又趁便说道:“今年祖龙死。”使者很奇怪,正要问个究竟,这人把玉璧放在地上就不见了。使者带着玉璧回到咸阳,把事情经过报告给始皇,始皇默然良久,后命人到御府一查,发现这块玉璧竟然是八年以前他出巡渡江时沉入水中的那块儿。
车马在寒冬的风中缓缓前行,苍茫大地,衰草枯杨。曾经威武刚烈的秦始皇如今已近油尽灯枯。回想当年一统天下、叱咤风云的豪情,始皇的心中恐怕也不能不感叹人生的短暂。在死神面前,人实在是太微渺了。他想起了那因为谏阻他活埋儒生而被发配到上郡和蒙恬一起镇守边关的长子扶苏,就写下诏命给扶苏说:“请回咸阳治丧。”始皇可能终于想通了那句莫名其妙的“今年祖龙死”到底是什么意思。“龙”者,被称为真龙天子的皇帝是也。“祖” 者,始祖是也。“祖龙”不就是指他秦始皇吗?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神,其中有一种文化,叫做谶纬文化。它有点类似于西方的神秘文化,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是神秘、晦涩的,也是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
“今年祖龙死”
公元前210年,十月。旌旗蔽日,车马辚辚,秦始皇率领着他庞大的文武百官和侍从队伍离开咸阳,踏上了第五次巡行天下的征途。当秦始皇最后回望咸阳城那巍巍宫殿的时候,他不会想到:这一去,他就再也回不来了。
一年前秋天的夜晚,秦始皇的一位使者经过华阴平舒道,一个人手持玉璧拦住他的去路说,“请替我把这块玉璧交给始皇。”又趁便说道:“今年祖龙死。”使者很奇怪,正要问个究竟,这人把玉璧放在地上就不见了。使者带着玉璧回到咸阳,把事情经过报告给始皇,始皇默然良久,后命人到御府一查,发现这块玉璧竟然是八年以前他出巡渡江时沉入水中的那块儿。
车马在寒冬的风中缓缓前行,苍茫大地,衰草枯杨。曾经威武刚烈的秦始皇如今已近油尽灯枯。回想当年一统天下、叱咤风云的豪情,始皇的心中恐怕也不能不感叹人生的短暂。在死神面前,人实在是太微渺了。他想起了那因为谏阻他活埋儒生而被发配到上郡和蒙恬一起镇守边关的长子扶苏,就写下诏命给扶苏说:“请回咸阳治丧。”始皇可能终于想通了那句莫名其妙的“今年祖龙死”到底是什么意思。“龙”者,被称为真龙天子的皇帝是也。“祖” 者,始祖是也。“祖龙”不就是指他秦始皇吗?
大限已到,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就这样死了。他所最宠信宠爱的三个人--小儿子胡亥、丞相李斯和郎中令赵高立即就背叛了他。他们篡改诏书,命令扶苏和蒙恬自杀,并扶立胡亥为帝,这就是秦二世。“亡秦者胡也”
秦二世是个只知吃喝享乐的花花公子,不但没有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其奢侈荒淫犹有过之。就在秦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天下百姓群起而响应。原来的六国诸侯后代纷纷复国,刘邦和项羽也各自拉起了一支人马。
二世三年,秦王朝的天下早已支离破碎。赵高这个祸国殃民的太监,蒙蔽了秦二世整整三年,耍弄权术整整三年,安享富贵也整整三年。如今大势已去,赵高深恐二世追究他的罪恶,在耍弄了一个“指鹿为马”的游戏后,命阎乐在望夷宫刺死了二世。随后,赵高召集诸位公子和大臣说,“秦国本来是个诸侯国,因为始皇统一了天下,所以称帝。现在六国纷纷复国,秦国的地盘是越来越小了,再顶着个皇帝的空名儿不合适,还是称王吧。”
就这样,赵高立了子婴为秦王。秦始皇要传之子孙,万世不绝的帝位就画上了句号。这又应验了一句曾让秦始皇寝食难安的预言-- “亡秦者胡也”。那是在秦始皇称帝六年,正当春秋鼎盛时,被派出去寻仙访道的卢生带回的谶讳:“亡秦者胡也。”始皇认为定然是胡人匈奴为患,于是命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开始修筑万里长城。谁知天道玄远,若隐若现,预言的实际意思是,“秦王朝将亡于二世胡亥之手。”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这两则预言,其准确程度已经让人叹为观止。但是且慢,中华民族的智慧似乎要在这一点上一再展现出她的神秘不凡来。
诸葛亮:《马前课》
诸葛亮确有经天纬地之才,官方正史《三国志.诸葛亮传》上也记载着他“未出茅庐,先定天下三分”的宏论。后人在佩服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时,可能不会料到,他是个和姜子牙一样的预言家,并写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系统预言身后朝代兴衰的《马前课》。该预言一共十四卦,每一卦讲述一个朝代。
诸葛亮:《马前课》
诸葛亮确有经天纬地之才,官方正史《三国志.诸葛亮传》上也记载着他“未出茅庐,先定天下三分”的宏论。后人在佩服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时,可能不会料到,他是个和姜子牙一样的预言家,并写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系统预言身后朝代兴衰的《马前课》。该预言一共十四卦,每一卦讲述一个朝代。
清朝光绪年间,白鹤山的老和尚守元逐条破译了《马前课》中一直到光绪以前的预言。他破译的关于清朝的预言说:“水月有主,古月为君,十传绝统,相敬若宾”。守元和尚解释道:“‘水月有主’是个‘清’字,‘古月’是个‘胡’字,胡人为君,殆亦天数不可强欤?”随后他又自述道:“老僧生于嘉庆十年(公元1806年),今年八十有六,过此后不敢妄议。”如果这个老和尚再能等上十几年,就会亲眼看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黯然退位,对这一课的解释就会完整了:“统”指“宣统”,“十传绝统”是指清朝从顺治入关称帝到宣统一共经历了十个皇帝。
对于清朝的预言是《马前课》的第九卦。第十卦就是关于中华民国的了。预言上说:“豕后牛前,千人一口”。“豕”是“猪”的意思,应在“辛亥年”,“千人一口”是个“和”字,应在宣统退位后,孙中山缔造了中华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
就在诸葛亮仙去以后,三分天下归于一统。随之而起的就是西晋的八王之乱,国力大衰。北方匈奴乘机而起,灭掉西晋,开始了北有五胡乱华,南有东晋偏安的百年混战,接下来就是征尘不断,长达一百六十年的南北朝对峙。公元581年,北周皇帝的岳父杨坚篡位后建立隋朝。二十六年以后,因隋炀帝奢侈无度、横征暴敛,李渊在太原起兵,同年攻破长安,一年以后隋朝终于被唐朝取代,应了《马前课》中的预言“十八男儿,起于太原”(“十八男儿”即“十八子”,为“李”字)。
李淳风和袁天罡:《推背图》
无论《乾坤万年歌》还是《马前课》,其预言之准确足以令人瞠目结舌,然而中华历史那悠久而博大精深的文化中,这样伟大的预言家竟然是每个朝代都出现一个!
李渊次子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他扫清七十二处狼烟,收伏一十八处蛮洞,改号武德,建文学馆以延一十八学士,造凌烟阁以绘二十三功臣,任用魏征、杜如晦、房玄龄等人为宰相,天下大治,四海升平。太宗皇帝手下的司天监李淳风和隐士袁天罡共同写下了《推背图》。
唐朝和五代年间,《推背图》在民间已极为流行。正史《旧唐书》记载:唐太宗看到一本《秘记》上说:“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就召见李淳风,询问详情。李淳风回答说:“臣据像推算,其兆已成,而且此人就在陛下的宫中,身为您的眷属,三十年后当称帝,并诛戮您的子孙。”太宗说道:“那么把可疑的人都杀了,怎么样?” 李淳风回答说:“这是天命,无可祈禳回避,且王者不死,白白杀了很多无辜的人。三十年后,此人年纪大了,就会仁慈起来。现在如果杀了她,上天还会让她转生称帝,三十年后她正当壮年,性情更为狠毒,您的子孙就都会被她杀光了。”太宗觉得有理,就没有再追究下去。李淳风随后将未来推算到了一千多年以后,并上呈太宗皇帝御览。预言以谶、颂和图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传说当李淳风推算到第59像的时候,他的好友袁天罡推了一下他的后背说:“天机不可泄漏,就推算到这里吧”。于是李淳风就把此事画作了最后一象,并题诗说:“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这部预言也就因此称为《推背图》。
李淳风和袁天罡:《推背图》
无论《乾坤万年歌》还是《马前课》,其预言之准确足以令人瞠目结舌,然而中华历史那悠久而博大精深的文化中,这样伟大的预言家竟然是每个朝代都出现一个!
李渊次子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他扫清七十二处狼烟,收伏一十八处蛮洞,改号武德,建文学馆以延一十八学士,造凌烟阁以绘二十三功臣,任用魏征、杜如晦、房玄龄等人为宰相,天下大治,四海升平。太宗皇帝手下的司天监李淳风和隐士袁天罡共同写下了《推背图》。
唐朝和五代年间,《推背图》在民间已极为流行。正史《旧唐书》记载:唐太宗看到一本《秘记》上说:“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就召见李淳风,询问详情。李淳风回答说:“臣据像推算,其兆已成,而且此人就在陛下的宫中,身为您的眷属,三十年后当称帝,并诛戮您的子孙。”太宗说道:“那么把可疑的人都杀了,怎么样?” 李淳风回答说:“这是天命,无可祈禳回避,且王者不死,白白杀了很多无辜的人。三十年后,此人年纪大了,就会仁慈起来。现在如果杀了她,上天还会让她转生称帝,三十年后她正当壮年,性情更为狠毒,您的子孙就都会被她杀光了。”太宗觉得有理,就没有再追究下去。李淳风随后将未来推算到了一千多年以后,并上呈太宗皇帝御览。预言以谶、颂和图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传说当李淳风推算到第59像的时候,他的好友袁天罡推了一下他的后背说:“天机不可泄漏,就推算到这里吧”。于是李淳风就把此事画作了最后一象,并题诗说:“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这部预言也就因此称为《推背图》。
《推背图》中对于武则天称帝和安史之乱及近代日本侵华等的预言准确得几乎让人怀疑是后人在历史过后伪造的。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最流行的版本--清朝顺治年间的才子金圣叹亲手注释的《推背图》吧。
《推背图》第三十四象的谶语是“头有发,衣怕白,太平时,王杀王”,又有颂诗说:“太平又见血花飞,五色章成里外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
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东金田发动起义后,一路北伐,于1853年攻克南京,建国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内乱,执白旗的北王韦昌辉屠杀了东王杨秀清全家及其部下和士兵2万多人。随后,洪秀全又将韦昌辉及亲信200多人处死。《推背图》第三十四象就是对这段历史的预言。“头有发”指太平天国的民众留长发,但不按满清规定结辫,被称为“长毛”。“衣怕白”和“太平时,王杀王”“洪水滔天苗不秀”都喻指天王洪秀全让北王韦昌辉屠杀东王杨秀清之事。“五色章成裹外衣”:此句意指太平天国以五色旗为标志。“中原曾见梦全非”指太平天国最终败于曾国藩的湘军手下。
死于清朝初年的金圣叹当然无法批注这件他死后整整200年所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但李淳风和袁天罡何以对历史有如此深刻而准确的洞察力,却成了一个最大的谜团。似乎对他们这些跨越时空的先知来说,未来一览无遗。
邵雍:《梅花诗》
就在李淳风写下《推背图》大约250年以后,凶恶奸诈的大将军朱温废了唐昭宣帝,自己登基,改国号为梁,开始了50多年的五代十国时期,到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大宋。50多年以后,到北宋真宗四年,在河北诞生了一代伟大的易学家邵雍,他以十首诗预言了身后直至今天的历史大事,总名《梅花诗》。
宋朝是中国所有统一王朝中最弱的一个。北宋刚刚建国就向辽国割让了燕云十六州。北宋末年,女真族人崛起,打败辽国后在黄龙府建立了金国。公元1125年,金国平灭辽国,随后就把兵锋直指大宋,两年以后在靖康俘虏了宋朝的徽钦二帝。这就是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的“靖康耻”。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泥马渡江,在南京建立了南宋政权,后迁都杭州。大约150年后,南宋被忽必烈的铁骑征服。公元1279年,陆秀夫背着南宋小皇帝赵丙投海而死,其他随身将士和皇妃也都被飓风淹没在大海中。对于这段历史,《梅花诗》中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以及 “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来预言。其中“山河虽好非完璧”指北宋割让燕云十六州之事;“黄金”者,定都黄龙府的大金是也。“三百年来终一日”指北宋在公元960年建立政权,至公元1279年灭亡,共享国祚300多年。“长天碧水叹弥弥”喻赵丙投海而死。
《推背图》中对于武则天称帝和安史之乱及近代日本侵华等的预言准确得几乎让人怀疑是后人在历史过后伪造的。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最流行的版本--清朝顺治年间的才子金圣叹亲手注释的《推背图》吧。
《推背图》第三十四象的谶语是“头有发,衣怕白,太平时,王杀王”,又有颂诗说:“太平又见血花飞,五色章成里外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
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东金田发动起义后,一路北伐,于1853年攻克南京,建国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内乱,执白旗的北王韦昌辉屠杀了东王杨秀清全家及其部下和士兵2万多人。随后,洪秀全又将韦昌辉及亲信200多人处死。《推背图》第三十四象就是对这段历史的预言。“头有发”指太平天国的民众留长发,但不按满清规定结辫,被称为“长毛”。“衣怕白”和“太平时,王杀王”“洪水滔天苗不秀”都喻指天王洪秀全让北王韦昌辉屠杀东王杨秀清之事。“五色章成裹外衣”:此句意指太平天国以五色旗为标志。“中原曾见梦全非”指太平天国最终败于曾国藩的湘军手下。
死于清朝初年的金圣叹当然无法批注这件他死后整整200年所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但李淳风和袁天罡何以对历史有如此深刻而准确的洞察力,却成了一个最大的谜团。似乎对他们这些跨越时空的先知来说,未来一览无遗。
邵雍:《梅花诗》
就在李淳风写下《推背图》大约250年以后,凶恶奸诈的大将军朱温废了唐昭宣帝,自己登基,改国号为梁,开始了50多年的五代十国时期,到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大宋。50多年以后,到北宋真宗四年,在河北诞生了一代伟大的易学家邵雍,他以十首诗预言了身后直至今天的历史大事,总名《梅花诗》。
宋朝是中国所有统一王朝中最弱的一个。北宋刚刚建国就向辽国割让了燕云十六州。北宋末年,女真族人崛起,打败辽国后在黄龙府建立了金国。公元1125年,金国平灭辽国,随后就把兵锋直指大宋,两年以后在靖康俘虏了宋朝的徽钦二帝。这就是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的“靖康耻”。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泥马渡江,在南京建立了南宋政权,后迁都杭州。大约150年后,南宋被忽必烈的铁骑征服。公元1279年,陆秀夫背着南宋小皇帝赵丙投海而死,其他随身将士和皇妃也都被飓风淹没在大海中。对于这段历史,《梅花诗》中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以及 “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来预言。其中“山河虽好非完璧”指北宋割让燕云十六州之事;“黄金”者,定都黄龙府的大金是也。“三百年来终一日”指北宋在公元960年建立政权,至公元1279年灭亡,共享国祚300多年。“长天碧水叹弥弥”喻赵丙投海而死。